人生無非要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
關于做正確的事,有人說法律相比于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更偏向于正確的做事,而道德偏向于做正確的事。它需要不斷的致良知,接近本體。
正確的做事情是指把事情做對,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以及一定標準范圍內所能夠達到的比較好的結果,而做正確事情就像是去做讀書、健身、工作一類的帶來正能量反饋的事情,可能短時間內不會給你帶來明顯的收益以及好處,但日積月累下來的東西就可以將一個人的人生改變,實現人生的“復利效應”。
以終為始,前提是有終極目標
近期,在讀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自我領導原則”的時候,里面的話讓我對這兩件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以終為始”說的是“任何事情都是兩次創(chuàng)造而成”,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先在頭腦中構想然后付諸實踐,即體力上的或第二次創(chuàng)造。人類獨有的自我意識、良知和想象力這些天賦讓我們能夠審視各種第一次的創(chuàng)造,并掌控自己的那一部分,即自己撰寫自己的人身劇本。
怎么撰寫自己的人生劇本?我們要來理解以終為始的另一個原則基礎,那就是自我領導,但領導不同于管理,建立起這個意識很重要。領導是第一次的創(chuàng)造,必須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創(chuàng)造,是具體的實踐。領導關注高層,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業(yè)”;管理關注基層,思考的是“怎么樣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用彼得·德魯克和華倫·貝尼斯的話來說:“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
管理是有效地順著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領導則判斷這個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確的墻上。至此,開篇說的人生要做的兩件事,在以終為始的原則里,已經有了答案。
成功,甚至是生存的關鍵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無論在哪個行業(yè)領導都重于管理。對企業(yè)來說,市場瞬息萬變,積極的領導者緊盯商業(yè)環(huán)境變化,撥正企業(yè)發(fā)展方向。個人生活中,更加要建立自我領導意識。很多人連自己的人生觀都沒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標或完成任務。這往往導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潰敗感增加。
前路可能無知己,獨行未必真孤單
價值觀,或為每個人、每個組織的惟一核心競爭力。
我們應該樹立以致良知為基礎的價值觀,一切以價值觀為行動準則,一旦生活有變,就可以根據個人價值觀決定應對之道,無需受制于情緒或外部環(huán)境。撰寫個人使命宣言,堅持以原則為中心的行為準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變化是永恒的不變,而人們心中閃耀著良知光芒的價值觀準則,會指明迷霧中的方向。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最難改造的,但或也是最該改造的,而且沒有止境。前路可能無知己,獨行未必真孤單。
何為正確?
亦即稻盛和夫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經典明論,即人生只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何為正確?思考了這個,即思考了一切。但是,凡思考最核心的問題,都是沒有終點的。
所以越成功的人,越快樂通暢的人,越特別能戰(zhàn)斗的人,越積極主動的人,越能把事搞定的人,似乎越都這么認為:人生是一場苦難的旅行。
所以成功也只是丟掉幻想,投入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