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庸”的誤讀
中庸作為一種處世哲學,時常在我們聊天的只言片語中出現。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中庸”的理解其實是有偏差的。
宋儒程伊川和朱熹是這樣解釋“中庸”的:“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在這種說法的誤導下,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當成笑料,認為“中庸之道”就是啟示我們做個老好人,就是和事佬,兩邊都不得罪;過日子馬馬虎虎,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殊不知,這種觀念是對“中庸之道”極大的誤解。
“中庸之道”
《中庸》的第一節(ji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薄疤烀^性”中,“天命”指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它與天道相通。它不是物質世界的那個“上天”,也不是有神論中的“天”。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都有這樣的經歷,面對一個突發(fā)事件,我們的第一反應,或者說本能反應,就是本性,就是“天命”。
到這里的時候,許多人會感到疑惑,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本能反應是自私自利的。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難道《中庸》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是要遵從自私自利的本能嗎?其實不是,在我看來,《中庸》想要傳達的是,人之初,天性都是純善的圣人之境。之所以會有利己的行為,是因為原生的天性被蒙蔽了。所以,我們才需要“明心見性”,以恢復天性最本真的樣子。而普通人與圣人的區(qū)別在于,圣人更加認同這種觀念,“明心見性”的程度更高,因而他們的品性更接近“天性”。
“率性之謂道”,這里的“率性”并非魯莽任性,不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而是在真正的“明心見性”,達到“知止而后定”的狀態(tài)后,從自己的天性里流露出來的那種智慧,符合天道規(guī)律的那種言行,這才是真正的“道”,也是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中庸之道”。
在理解前兩句的意思之后,“修道之謂教”就很好理解了。教化乃至教育就是在“修中庸之道”,即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天性,讓心靈回到純凈至善的本源。
最后一句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敝杏怪琅c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我們的行為違背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問題。古代君王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會導致民生凋敝,動亂就會產生;現代人自私伐木,破壞生態(tài)平衡,就會產生嚴重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問題,最重還是要由人類自己承擔后果。如果人人都能明心見性,或通過教化無限接近明心見性,這樣的問題會少很多很多。
結語
《中庸》要傳達的,不是簡單的“中立”,做個老好人、和事佬,也不是讓我們不思進取,什么都湊合,而是希望我們能夠通過教化明心見性、返璞歸真,擺脫蒙蔽,明確人生的價值,做一個遵循天道規(guī)律的、覺悟的、有智慧的人。不負天命,這應當成為、也正是我們終身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