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無事,就是最好的事情
中秋節(jié)前夕,“江寧婆婆”發(fā)布了一條微博,配圖是收到的月餅,其中一個月餅上的圖案是四個字:今日無警。
微博下有人評論:“今日無警,大吉大利”“希望全中國的警察每天都可以這樣”。
忽想起一部經(jīng)典影視作品的開篇:某年某月,天下無事。
這里的無事,更多是指無兵戈戰(zhàn)事。天下無事,國無兵戈戰(zhàn)事,百姓得以安享太平,安居樂業(yè),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等上層建筑才能有生長得土壤。(但不可否認,戰(zhàn)國、民國時期等群雄并起、軍閥割據(jù)的時期,同時也是思想文化興盛的時期。那些時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群星閃爍。這與“五胡亂華”有著實質(zhì)的區(qū)別。)
有一天,看到社交媒體上有人寫道,西方的媒體又在報道英國脫歐的事情,說明當天國際社會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雌饋硐袷钦{(diào)侃,細想?yún)s又不無道理。英國脫歐的事情已經(jīng)不能稱之為新聞,但它又時時有動向,所以西方媒體才會在當天國際社會沒什么要聞發(fā)生的時候,把目光投向英國脫歐這件事情。媒體總得報道點兒什么。
今日無事,就是最好的事情。
干戈止息,生民自在,媒體只能寫點兒“陳芝麻爛谷子”卻又對當事者而言非?!爸匾钡氖虑?,警察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發(fā)發(fā)“朋友圈”,曬曬月餅。
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以每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都成了重要的事情。
“我們并非生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家”,正如“江寧婆婆”收到的那塊月餅上對于警察的祝愿:今日無警。他們存在,卻不需要做什么,這應(yīng)該就是傳說中的“太平盛世”吧。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道德經(jīng)里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種狀態(tài),在歷代文人作品中也多有提及。具備代表性的如劉禹錫《陋室銘》里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魏徵《諫太宗十思疏》里的“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但劉禹錫在《陋室銘》也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暗萝啊笔乔疤?。因為品德高尚,自然談笑有鴻儒;因為品德高尚,是以入吾陋室如入芝蘭之室?!罢{(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也全憑興趣;自然“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諫太宗十思疏》里“君臣無事”的前提也正是魏徵提出的“十思”:“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方能君臣無事。
我曾固執(zhí)地“鄙視”時下所興起的網(wǎng)紅、直播等事物,盡管知道存在即合理,要客觀中正地看問題,但依然覺得他們無聊透頂。
適逢建國70周年大閱兵,舉國同慶。忽然感慨,國家強盛,人民安樂,不需要他們“必須”做什么,他們才得以做些“無聊”的事情。
萬事萬物往往相伴相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