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剪頭發(fā),理發(fā)師問分哪邊,我糾結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分好。理發(fā)師說:“我來幫你分吧,我知道你這邊有一綹頭發(fā)梳不過去,那邊有一綹頭發(fā)梳不過來,也不要中分。放心吧,我來幫你分?!?/p>
那是一位相熟的理發(fā)師,這幾年,我基本都是找他剪頭發(fā),中間他們的店面搬遷過一次,但也離我上班的地方更近了。偶爾中午吃飯會從他們店門前路過,他有的時候在和人聊天,有的時候就站在路邊抽煙。偶爾看到了,會互相打招呼。
第一次去他們店是從團購網站上看到,評價說這家店的理發(fā)師和別處不同,從不推銷,只是安靜地剪頭發(fā),就去了。
碰巧是他剪,剪完之后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我開心得不得了,一路上從各種可以反射鏡像的物體里欣賞自己的新發(fā)型,回去跟同事們說是一個長得像孫紅雷的理發(fā)師剪的,同事說,沒準就是孫紅雷呢。也是哦,有什么不可能。何況這個街區(qū),本來就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有一次剪完,感覺略有點長,我才正說著,他就著急了,我趕緊說,又不要你重新剪,你急什么,他才終于平靜了下來。
是的,他差點跟我急了。因為那天我去的時候本來就已經很晚了,他們店里的人都已經下班,只剩下他和一個學徒,兩人正準備鎖門。我說剛忙完工作,第二天又有要緊的事情,他就開門讓我進去,一個仔細地洗,一個認真地剪。
二、
“我來幫你分吧!”那種感覺,很熨帖,很窩心。
怎么說呢,就像是小的時候在家里,冬天,我在廳房的炕上睡覺,村子里的人來串門,和我爸圍爐煮茶敘話,我半睡半醒的時候,聽到客人聊起,這女娃子喜歡吃啥,我爸說,這個小娃娃,什么都吃,沒什么忌口,但就是對什么都淡淡的,也沒什么特別喜歡吃的。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噢!原來我的胃口是這樣的呀,沒有什么特別喜歡吃的,也沒有什么特別不喜歡吃的。后來我仔細想了想,也的確是這樣。但我覺得還是有一點不一樣。我爸爸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說出來,我就覺得不一樣,很窩心。那個瞬間一度讓我我覺得,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類似的情景,是和朋友一起去吃飯,點菜的時候,人家問有沒有什么忌口,我反應慢,還要思考一下這頓飯都點了哪些菜,會不會出現香菜,去掉香菜的話會不會不好吃。但朋友總是能脫口而出,不要香菜。瞬間覺得很暢快。是啊,不喜歡吃香菜,不要加就好了,糾結什么呢。但朋友的話更令人欣喜:他們始終都記得,我不喜歡吃香菜。
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覺得,很熨帖,很窩心。
我常常因此而覺得幸運。
是的,幸運。那種因為共同的經歷和認知,無需過多的解釋和磨合,就能想到一起去,做出沒有爭議的選擇的那種幸運。
三、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知識的詛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即我們一旦知道了某事,就無法想象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樣子。專業(yè)人士常常因認知偏差,或者常以專業(yè)術語交談,喪失了與非專業(yè)人士溝通的能力。在人際交流、工作溝通中,很多的誤解、矛盾和障礙都因此而生。
是知識詛咒了我們。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學者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因這一研究而獲得了心理學博士的學位。
因為信息的不對等,我們永遠無法想象,我們所熟知的一切,在別人眼中會是什么樣子?!拔乙詾椤笔亲畲蟮恼`會。同樣的道理,當交流的雙方有著同等的認知,那么很多事情都將會變得順暢。
在工作中,小組討論的時候,如果這個小組的成員在此前都讀過相同的書,討論過共同的話題,那么在討論新話題、開展新工作的時候,將會有更多的共鳴和默契,工作也將變得更加順遂。
對一個小團隊是如此,對一家公司而言也是這樣。如果一家公司的所有員工都有著共同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認知,有著趨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愿景,那么他們的心和力都將能更加順暢地凝聚在一起。
凝心聚力,將一往無前。
這是知識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