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讀西游記,唐僧師徒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玄奘法師得道高僧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歷史上的唐僧也確實如此。
唐玄奘少小出家,成人后為探究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遍學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
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佛經翻譯工作?;貒蟮男蕬{借其出眾的才華與風度得到大唐皇室的大力支持。唐太宗曾兩次規(guī)勸其還俗從政,玄奘都一一婉言拒絕。
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本就是尋求佛法本意,統(tǒng)一中國各派分歧。然而歷史卻常常和人開玩笑,玄奘法師創(chuàng)立的法相唯識宗,不僅流傳范圍僅限于長江洛陽一帶,而且在流傳時間上也在短短數十年后就消聲滅跡了。
這里不得不說一說玄奘法師的法相唯識宗,相較于當時的中原佛教,法相唯識宗直接繼承自印度瑜伽派理論,并且嚴格遵守其經典教義。這個宗派堅持把眾人分成五個等級,把一部分眾生視為天生低賤,排除在成佛的可能性之外。這與當時在中土流行的“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的說法不相符合。盡管有帝王的直接支特,又有名聲顯赫的玄奘法師背書,雖然紅極一時,卻也如曇花一般轉瞬即逝。
真正將佛法廣泛流傳下去的,恰恰是一位叫做慧能的“小和尚”。沒錯,慧能就是后世廣為流傳的禪宗六祖,然而對于當時的玄奘法師來說,出生于貞觀十二年(638)的慧能確實還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和尚。
慧能和神秀的故事廣為流傳,南頓北漸的修行流派也為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然而無論是慧能的南宗還是神秀的北宗,都秉持著“眾生皆有佛性”的原則。
尤其是六祖慧能,雖然并不識字,但每逢說法之時,時而輕松詼諧,時而妙語連珠,將高深奧妙的佛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民眾講授,深受各界人士歡迎。與文化修養(yǎng)高深的玄奘法師相比,無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玄奘法師真如西游記中得道成佛,看到這樣一番景象,不知會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