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廟,據(jù)傳是東漢時期的漢明帝夢見全身金色的神人在殿前飛行,遂遠征西域求法。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接受邀請,以白馬馱著佛像和經(jīng)卷來到洛陽。于是建立佛寺,命名為“白馬寺”。
在《禪的行囊》中,作者比爾·波特提到一個現(xiàn)象,熙熙攘攘來到白馬寺的多為慕名拜佛求簽的游客,安葬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地方卻一個人也沒有。
這似乎已成為常態(tài),一說起拜佛誦經(jīng)想必就是有所求的,管他求學(xué)求子求姻緣,先找個寺廟拜了再說,但這顯然并不是佛家立教的初衷。就如《六祖壇經(jīng)》中的記載,達摩初化梁武帝,梁武帝問法達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shè)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睂Υ肆婊勰苡醒裕骸拔涞坌男?,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shè)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p>
前一陣子,一處城隍廟的對聯(lián)在網(wǎng)絡(luò)上迅速流傳,上聯(lián):做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下聯(lián):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佛不曾要求人供養(yǎng),不曾收任何香火錢,亦不求人跪拜,心誠之人甘愿供奉其左右,以此寄托對佛的敬畏與感懷。反倒是心中有雜念的人將一些不著邊際的神通法力加持在佛的左右,假托求佛之名來求得內(nèi)心私欲的滿足。
在《禪的行囊》的封底,印著這樣一段話:“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這場漫長的旅行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間便可放下,有些則或許背負經(jīng)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終其一生無法割舍。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幻象罷了?!?/p>
當一件事情從剛開始的發(fā)自本心變成“有所求”時,這件事情也就不再純粹了。兩千年來傳承的佛法本不應(yīng)該成為人們許愿求簽的功利之物,佛法就是佛法本身,人心也只應(yīng)該是私心了無的初心。菩提向心覓,何勞向外求?六祖慧能在了悟后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眳s和《道德經(jīng)》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出一轍,所謂自性,就是心之本體,也就是道之所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