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都要坐一趟路過早市的公交車,大爺大媽爺爺奶奶會毫不留情擠公車,擠不上去也要硬擠塞 ,有天一個小伙子對著阿姨說您內(nèi),就別和我們這些年輕人擠了,您就買個菜也不著急,我們還要上班?。〗又鴥扇司统称饋?,最后的結(jié)局是因為離地鐵站很近我們很多人都下車走了過去……不禁在想無論老少我們是否都活的太自我,是否對外人都太不講究卻一味的包庇自己,縱容自己?而今越來越多的人拿情商,智商來說事兒,各種文章分析究竟哪個更重要!我常想究竟什么算高情商,圓滑的處世方式?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睿智?這個人是好人就代表高情商?這些都對,這些是不是太從本體出發(fā)卻忽略了周圍的環(huán)境。然而公交車事件之后我突然對它有了另一種認知就是讓別人體會到的舒服感和不打擾。如果能在公共場合盡量照顧到別人的感受讓大家都達到一個舒服的狀態(tài)就是高情商,特定時候能夠多給別人一些空間不去打擾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yǎng)。如果那天小伙子換個話術(shù),阿姨多包容些,結(jié)局一定是闔家歡樂,整車人即感謝了小伙子又理解了阿姨也能準時上班。。
在這個習(xí)慣給別人貼標簽并進行道德綁架的時代,我們更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是去私欲,為別人多想一分,而不是急著下定義。這不是說說而已,要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