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養(yǎng)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diào)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nèi)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guān)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diào)“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