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使命即存在的理由及原因,那么或許我只要想清楚我為什么而存在,我活著的價值是什么。僅此而已嗎?又或者說,一個人對自我天生屬性的尋找與實現(xiàn)即為使命,那我的天生屬性又是什么?
于是我在使命二字上思考了足足三小時,萌生了一個根本+兩個中心點,共三個問題:使命和目標區(qū)別為何?憑何需要使命?怎么權衡立足當下與擔負使命?
雖然并未全然想明白答案,但可以說說我的一些粗陋觀點。
于哲學而言,形而上學將尋找世界本源作為使命;于個體而言,使命是隨生命延伸,在不同生命階段容納不同程度個人目標的價值本體;那于我而言,找到并遵循"自我"就是生命存在的核心,也是一切的核心?;蛘哒f,在形成符合自身存在的目標、使命之前,首先得在混沌的世界中看清自己所擁有的最大價值。
西方法蘭克福學派講"工具理性",其派認為工具只能是工具,不可成為操縱或奴役人類的手段。將理論放大到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可一言蔽之:人是唯一的目的,其他任何存在都是輔助人類發(fā)展的工具。再放小到個人,從目的、普遍有用性指導和劃定我個人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活動,是人可以成為"社會人"的起點。所以我認為,只要認清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樣的事業(yè)(貢獻與成就)就是認清了使命。
那回歸到我的使命上來,至少在當下,我只想成為我"自己",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朝著此方向踐行并邁進,這便是我目前的使命。未來的使命,還待發(fā)現(xiàn)。